(一)
女性跑友都知道生理期跑步不能过量
但很多女跑步却不知道,
还有一个特殊的时期,
跑步也不能太剧烈
昨天,女跑友小柯(化名)讲了一个自己的遭遇。前几天,小柯和一个跑友训练200米冲刺跑的时候,突然感觉小腹疼痛难忍,内脏就像被一只手狠狠地攥住了一样。不一会儿,她就瘫在地上,浑身冰凉,脸色苍白……
一块跑步的跑友,看着情况不对,立即开车把她送到医院。经过多方检查后,被确诊为“黄体破裂”。医生说,多亏送得及时,否则还会危机生命。
(二)
为了避免意外的再次发生,今天健康跑吧和大家共同探讨女生跑步“黄体破裂”的现象,希望大家有用。
很多女生听过“黄体期”,但是绝大多数女性不了解这个叫“黄体”的结构。

如上图所示,按照女性卵细胞发育形态排序,卵巢周期可以分为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三个阶段。而黄体期一般发生在月经后的18-28天,黄体就是这期间卵泡排卵之后在女性卵巢内形成的结构。
一个女孩一生来了多少次月经,它就在女性的身体里出现过多少次。
黄体的作用很大。女生怀孕之后,它会变成能分泌雌孕激素的妊娠黄体,一边促进胚胎发育,一边稳定子宫状况等。
只是,一直默默为女性怀孕保驾护航的它,其实非常脆弱。
在女生还未怀孕的时候,黄体一般会在排卵一周后发育成熟,长成1-4厘米的黄体囊肿。然后在后面一周内慢慢萎缩掉。
但是,因为黄体壁本身很薄而且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期间如果施加外力的话,黄体很容易就“嘭”的一下破裂,而且一般的黄体破裂为内出血,肉眼看不到,很可能你在感觉疼痛的时候,已经出血1000毫升以上了,而大量出血会引发晕厥、休克,抢救不及时,就会引发死亡。
(三)
不单单是剧烈的冲刺跑,关键还有剧烈的性生活。
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会扩张充血,这个时候如果腹部受到强烈撞击,导致内部压力升高的话,那么,“黄体破裂”出现的可能性很高。
这个时候,血液会从破裂的血管流向腹腔,让患者产生“痛感”。严重者甚至会因失血过多发生出血性休克,血压下降。
轻微的黄体破裂会造成轻微出血和疼痛,如果女生发现自己有时候小腹突然一疼,但又不剧烈,就有可能是黄体破裂。
但如果破裂严重,痛感非常强烈,大约是痛经的10倍以上,而且会让你浑身出冷汗、坐立难安,小腹有类似肠胃炎想拉肚子的感觉,不断下坠。
黄体破裂属于急病,一定要及时医治,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会引发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女性朋友在发觉自己下腹突然剧痛等异常情况时,千万不要忍着,一定要及时就医,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千万不要拖,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期。
在现实生活中,导致黄体破裂的行为还有很多!
比如,剧烈运动;外力撞击小腹;比如腹压过大(用力排便时);比如,性生活幅度过大时,都有可能导致黄体破裂。
前一段,杭州有一位姑娘到上海迪士尼乐园玩得很嗨,最后导致黄体破裂,差点没命。

长沙一位女白领,一次在夜跑后,突然面色苍白,浑身冷汗,也因为黄体破裂而休克。

还有苏州一位14岁的女生,买了一款甩脂机帮助自己减肥,黄体却被震碎了,导致盆腔积血,情况危急。
(四)
小编并不是危言耸听,在此提醒广大女跑友:
女生在黄体期期间若有高强度的跑步训练,一定要格外注意。尽量避免激烈的跑步训练,比如间歇训练、冲刺跑,以及跳跃等剧烈运动……尤其是喜欢竞速的女跑友,更应该注意,可以把强度比较大的训练,合理地避开黄体期,以防意外的发生。
黄体期期间也要避免高强度的超长距离跑,当身体极度疲惫的时候,身体防疫力下降,各个器官都比较脆弱,也容易发生黄体的破裂。
有些跑友提出疑问:女性生理期不能跑步,黄体期再不能跑步,能跑步的时候真的不多了!如果是业余跑步爱好者,真的没有必要太拼命,太剧烈!一些缓和性的慢跑,一般情况不会导致黄体破裂,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
由于很多女跑友不了解黄体这一结构,再加上黄体破裂是内出血,不易发现,因此女性很容易忽略黄体破裂的危害。再强调一次:
月经后的(从月经第一天算起)18-28天,即下一次月经之前的7-10天,是女生的黄体期,千万不要太过剧烈运动,出现剧烈腹痛马上就医,不可拖延,命比啥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