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圈资讯
跑友自述:以前的我,到底有多傻?
发布时间: 2022-04-20

疫情宅家,闲暇之余,开始思考自己的跑步模式,突然之间,感觉自己之前太不会跑步了!


认真反思,回忆这些年自己的跑步方式,觉得以前真的是对自己太狠了,真心想对自己说声“抱歉!


微信图片_20220420104007.jpg

(一)


前几年,我对马拉松非常热爱,热爱到了无法自拔,那时候也不懂得什么是科学训练,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瞎跑。每跑一个马拉松,就可以出去玩玩,还能拿到一枚奖牌,觉得特别神圣。所以,那几年,我只要有时间,就去到各地参加马拉松。


那时候,跑马拉松,只知道大概的一些要点,比如补给、比如撞墙的时候多难受等等。很多时候,我跑马拉松的后半程,几乎都是硬撑着跑完,跑完很痛苦,痛苦的时候总是告诉自己“再也不跑了”,但是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印象中有几次特别难受的马拉松经历,真的是完全硬撑到底的。有一年的郑开马拉松,我从28km之后,就开始出现了严重掉速,从五分配速掉到了六分之后,甚至后面七分,我也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差……到34公里之后,我连腿都快抬不起来了,然后就是走走跑跑,也不懂得弃赛,就是这样死要面子地撑完了赛事。


挪过到终点的时候,已经5个多小时了,小伙伴在终点等我。幸好有他扶着我,感觉难受得都快死了,他刚扶着我,我就开始浑身抽筋,动弹不了,痛不欲生。朋友给我了一瓶水,我喝下之后,就开始狂吐……唉,这种难受的状态,终身难忘。接下来的大半天,也是浑身难受,坐站不是,又吃不下东西,回到家后,难受了两天,才缓过来。


要知道,我平时的马拉松成绩一般都是4小时之内,那次直接弄到快关门了,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我是多么得狼狈。


(二)


现在想想,以前自己实在是太傻了,以前在跑马拉松的时候,至少犯了两个重大错误。


1、硬撑着下来,有什么意义?其实,我也经常会在赛场上等其他跑者,硬撑着的时候,跑步的动作已经完全变现了,甚至只能称之为“挪动脚步”,可想而知,这样歪歪扭扭的跑步姿势,对身体的损伤有多大。而且这个时候的速度基本上已经7分甚至更慢了,完全没有任何跑步的意义了。


ad0e84cee6b0ab31dee09b5869c5efaa.jpeg


2、所谓的"终点"执念,为什么那么强烈?为什么一定要苦逼地硬撑到终点?到底是到达终点的面子重要,所谓的坚持重要,还是自己的健康更加重要?放弃,真的很丢人吗?到达终点,拿到奖牌,但是自己累得像狗一样,想着还能接下来的时间出去逛逛景点,但是实质上,只能躺在宾馆里休息;想着可以出去吃美食,实质上啥也吃不下。


幸好,自己这些年疯狂跑马,也就是一些小伤痛,想着那些倒下了再也没有苏醒的跑者,他们是不是也是在和我一样,想着“再坚持一会儿吧”,结果,就倒下了……可能在那一瞬间,他也是后悔的吧,他应该是想求救的吧,却只能留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一生的遗憾。


想到这,心里想着:现在平安,都是万幸,以后,千万不要因为跑马而伤害身体……

(三)


疫情这两年,马拉松少了,我自己反思得也多了,开始知道什么是健康科学的跑步,知道了各类跑步训练的穿插,知道了力量训练的重要性,更加知道了“跑步的终点是回家”这句话的厚重和责任


最近,我计划跑一场全程马拉松,我晚上临睡前告诉妻子,妻子还是有点担心我。我很认真地告诉她,我现在跑马拉松,有四条准则:


第一,现在我跑马,有明确的速度要求,一旦掉速就不跑了,绝不死撑。比如,我最近一年坚持科学训练,离330的目标越来越近了,这意味着我每一公里的速度维持在4分55——5分的配速。如果出现严重掉速,果断放弃,绝不煎熬。


第二,现在我跑马,有明确的心率要求,一旦心率超过了这个期间就不跑了,绝不硬撑。我现在对自己跑马的心率要求是155—165(这个心率是根据我个人的情况制定心率范围,大家莫要死搬硬套),一旦心率过高,就会尝试降速,如果降速心率还不能恢复正常,就果断放弃。


微信图片_20220420104011.jpg


第三,每年限制自己跑全马的数量,必须给自己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不管对于跑步多少年的老司机来说,马拉松都是极限运动,一定要给足自己身体恢复的时间,切忌不能逞强。


第四,跑马拉松的时候,一定找跑友一起。万一出现一些未知的事情,相互有个照应。尤其是自己挑战马拉松的距离的时候,要约几个跑友一块结伴而行,这样可以相互照应,也可以起到相互鼓劲的作用。


我把这四条准则,详细地说给妻子说后,得到了她的充分认可。


亲爱的跑友,以上就是最近对跑马拉松的反思,与君共勉,若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