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圈资讯
赛事要重启,是不是马上就能“跑马”了?
发布时间: 2020-07-13

微信图片_20200713172622.jpg



(一)



昨天,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推动体育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的通知,该通知主要强调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以及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分类推进,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以及今年除了北京冬奥会外,今年不再开展其他国际类体育赛事。



这个消息对于停摆了半年之久的体育赛事,可谓是给体育各界人士带来了大好消息,想必伴随着国家体育总局这个文件的下发,各地也会积极响应,一些群众性的赛事就会陆续开展起来。




体育.jpg



而对于跑者而言,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马拉松赛事的开展情况,下半年大型马拉松的重启,是不是有希望了?

(二)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落下帷幕,大型马拉松和高考,还是有一些共通点的。都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都是需要社会各界资源的通力配合才能够圆满完成。

拿高考来说,全国范围内有1071万考生的人口流动,再加上考务、防疫、交警等工作人员,还有翘首以盼的家长们,这恐怕是后疫情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仅仅以本市为例,考生就有2万多人,相当于国内顶级马拉松的参赛规模了。

当然,高考的重要性谁也比不了。高考比往年推迟一个月进行,而本地的高考为了为了减少人口流动,6号下午没有组织考生统一提前认考场。




显然,马拉松的流动性要远大于高考。高考仅仅是一个地市范围内的人口流动,就疫情防控方面,卫健委对本市的情况完全掌握,说句不好听的,万一出现什么,也很方便溯源。

而马拉松却是从“A地——B地——A地”这样的大型流动,在如今北京疫情还没有消除,全世界其他国家疫情还很严重,疫苗还未研发出来的情况下,国际马拉松不可能举办,跨省马拉松的举办难度也很大。

(三)

同时,结合国家体育总局的文件来看:

“坚持属地管理。结合各地疫情风险等级和防控工作要求,积极稳妥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明确赛事和活动承办地主体责任,实施属地管理。”

疫情风险处于中、高等级地区原则上暂不举办体育赛事和群体性全民健身活动。低风险地区在科学评估疫情风险,坚决贯彻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周密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经属地政府和疫情防控领导机制审核评估后组织实施,积极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

文件一再谈到“属地原则”,“分类推进”,强调低风险地区经过审核评估后可以组织实施体育赛事活动,可见在特殊时期,疫情防控依旧是重中之重。

因此,从防疫的角度来说,听海认为,线下马拉松会从以“市——省——跨省”这样的方式逐步推进。也就是说,某地想刺激经济,举办当地的几百人,甚至千人马拉松的时机是成熟的。

如果这样的赛事多起来了,大概就像倡导“摆摊”文化一般,马拉松也会被逐渐推广起来。也会刺激本省内的赛事,允许本省内马拉松爱好者参与。毕竟,每个省份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防疫成绩,如果不小心的话,谁都不能预测会发生什么。

当然,体育赛事的恢复需要政府点头,更需要政府的支持。疫情防控是头等大事,千人规模的疫情防控,需要的人力物力也是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对政府本身也是考验。





(四)

伴随着各地文件的下发,各地体育局都会根据本地的情况,开始针对性的开展一些体育赛事和群众活动。

想必沉寂了太久的赛事公司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了,再不启动,就真的要凉凉了。当然,一些有准备的赛事公司怕是早就准备好了万全之策,现在东风来了,希望一切都越来越好。

最开始必然是小型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小赛事公司可以着手准备,怎样在小型马拉松赛场上把防疫工作抓细扎实,是关键。

大型赛事可以做一些本地的精品小赛事,可以采用“线下+线上”双结合的方式,本地人线下,外地人线上,在疫情防控做好准备做好经验的同时,持续打造自身影响力,为大型马拉松做两手准备。

如果时机成熟,皆大欢喜,各方面也有了足够的经验准备,可以应对更大规模的赛事。如果情况一直等待,采用这种模式,让体育公司动起来,让赛事公司活起来,让跑圈火起来,让跑圈动起来,也算是权宜之计了。

线下马拉松在憋了这么久以后,终于看到了曙光。跑友们已经期待不已了。感谢陪伴我们度过“无马可跑”的线上马拉松,让我们的激情有处释放,让我们寻找意义,也让我们更加期待线下马拉松复苏的日子。

在听海看来,跑友们可以期待本市本省一些小规模的赛事活动了,虽然不够过瘾,但是起码也能怡情,不是吗?

不管未来赛事的走向如何,健康跑吧线上马拉松会一直陪伴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