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跑步”情缘
文:戚延伟
听说我的故乡要举办马拉松了!我非常激动,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跑!我要奔跑一下儿时走过的街道,用脚步丈量一下儿时以为长得很遥远,很遥远的县城环城路。
于是,我把今年的收官之赛,选在了我的故乡鲁山举办的马拉松比赛。
平顶山市鲁山县属豫西小县,域面偏小,但人杰地灵,绿色植被,覆盖全境。沙河源流之地,人文墨子的故乡;高耸的尧山,虔诚的大佛,是旅游健身的上佳去处。

(一)
我与马拉松结缘,还得从跑步运动说起……
生活在70年代,从小唯一的运动项目就是疯跑玩耍,这是农村最原始的生态运动。儿时的山野,娱乐就像一张空白的纸片。但调皮的孩子似乎都不会闲着,爬山上树,田野追逐,打麦场变成了临时的田径场,往往把鞋子跑得张开了嘴儿,担惊回家挨揍,还要编织个说谎的理由。纵然是跑破了鞋帮,晒黑了皮肤,但收获了硬板的身躯。细细品味,这份纯净的幼稚又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多少无尽的乐趣。虽说生活清苦,但仍无拘无束,天真烂漫,“快乐与你相伴,结实与你同行”,苦中有乐的日子里,既不埋怨父母,也不嫌弃家乡。
与现在孩子作比,真可谓是天地之别,带领孩子和家人动起来,跑起来,手拉手走上健康之路,才是我们跑步的初衷。
(二)
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及学校的春运会,跑步亦然被列为常设项目。没有跑鞋,穿上缝补连块的“花式”运动战靴,照样在1000米环形跑道上迸发出光耀四方的青春魅力。
不是为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想,仅仅是是为了展现自我,体格健壮梦想追求的释放!
记得那个年代每周只过一个星期日,周六下午放学,离家直线距离约5公里多,为及早赶回家,吃上一餐满意的饭菜,一路小跑穿梭于沟岭山背之间,平时个把小时的路程,四十分钟一路小跑就可到家。跑步收获的感觉简直就是累并快乐着。

随着学习节奏的日益紧张,高中阶段跑步运动,只剩下大课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改革初期,“放开海量吃好,全身心地学”在校园中的比例占相当少数,进县城求学的农家学子,填饱肚皮已经心满意足。对跑步的热爱,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变成一种奢望。
纵然如此,由于跑步魔力在我心中依然,它变成了我见缝插针的运动,于是在两者之间作出了“饿时不跑饱时跑”的选择。为此还真是闹出了笑话,就是有次跑步过程中肚子咣咣当当,疼痛难受。后来经查阅资料属逆科学运动,严重的还会造成胃绞疼,吓得以后再也不敢造次,于是又选择轻装上阵。那时的空腹跑简直是在“受罪”,而现在的空腹跑完完全全是为了减肥,但从来没有后悔。
(三)
军队是所大学校,更是一座大熔炉。跑步是我军营生活的必修课,是所有军种必修的共同科目。我从小样的跑步习惯给了我无尽的勇气,我却没有把部队的跑步操练看成痛苦,反而很是喜欢。每当起床号响起,寂静一晚的操场刹时便成了跑步操练的海洋,我会第一时间快速跑出。北方的冬季寒冷刺骨,冷风与身上散发的热气汇集在一起,军裤硬喳喳的便成为了冰裤,战友们还戏称为“兵库”。
军事科目五公里越野跑尤为关注,若想蜕变成一名合格军人,必须经过严格的锤炼。身体素质决定着军队的战斗力。三级战备五公里越野,20分钟拿下也算是家常便饭。哪怕是累得吐血,也决不言弃,这是铁的纪律。但仍会有个别战友未能成功完赛而遭到首长的严厉训斥。
看来,跑步的过程,既有煎熬也有快乐,只是后者远覆于前者。
(四)
从幼嫩学童到钢铁战士,从贫困山区到平原城市,无不倾诉着一个恢弘时代的巨大变迁。从落后到丰足,从弱小到强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才是立家的支柱!世间最廉价的运动莫过于跑步,但正是这种廉价的运动,常人并不一定能够长期坚持,坚持需要毅力,持久修成跑者。然而,当跑步逐渐成为日常习惯时,运动才会首选跑步。
真正地与马拉松结缘,这要感谢我所在的漯河跑团,致谢带我开启跑团大门的无忧哥哥、季节弟弟,还有谦逊大度的踏浪团长。每当“漯河跑团,勇往直前”的口号响彻天穹,沙沙的脚步声惊动黎明,即使在温暖的被窝里,也一定能领略到一股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团队力量。
入列跑步门,相聚一家人,是漯河长跑协会的完美写照!
憧憬奔跑在家乡的赛道上,一定会亲切倍致,犹如回到母亲的怀抱,我要张开双臂,还她一个温馨的拥抱!
鲁山马拉松,期待着与您相聚……
关注健康跑吧!!!
陪你一起健康跑步、科学跑步、快乐跑步……

声明:文章为健康跑吧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若转载请在后台留言申请,禁止抄袭,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