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圈资讯
不懂跑步,别瞎BB……
发布时间: 2020-11-05

别不懂装懂

文:月光雨

图:2019年跑步女神


blob.png


(一)


“在某种程度上,慢跑除了听起来洋气一点,本质上和广场舞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沉浸在变得更健康的幻觉之中,都快乐,都具有病毒一样的传播性,都抗拒雾霾、粉尘、城管的阻拦,同好们都热情温暖如兄弟姐妹一样向你伸出手。”


上面这段话是女作家蒋方舟前段时间刊登在《新周刊》上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


但这早已不是蒋方舟第一次对马拉松或慢跑运动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一次知道蒋方舟这个名字,是她曾经在文章中把马拉松和中产阶级和广场舞扯到一起那句话:“马拉松是中产无声的广场舞”。


那时的月光雨刚跑步不久,趁着在省会学习培训一个月的便利刚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场马拉松,一节课上,给我们讲课的教授讲到现代人的生活态度、信念追求时,讲到了蒋方舟和她那句名言,但突出的重点是:马拉松是中产阶级是有钱人的游戏,是有钱人另一种追求。


当时教室里来自全省系统内的同学都把目光投到了我身上,下课后更是有几个同学开着玩笑喊我有钱人。而我算是哪门子的有钱人?只不过是一个月几千块工资最多算是温饱有余的基层小警罢了,社会的中产怎么也算不到我头上。


(二)


课后我专门拜读了那篇文章,想在文章中找寻作家为什么把中产阶级和马拉松划上等号,文章中说:


“受苦对于中产是陌生的身体经验,对于富人阶层更是。跑马拉松的潘石屹和登珠峰的王石是中产看齐的对象,我相信潘石屹和王石并不是为了作秀以及为了征服的虚荣而运动,而是真的享受这种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来说遥远而陌生的身体痛苦,痛苦放大了人对身体的知觉,痛苦让人感觉到自己正在活着。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其说“解放了身体”,倒不如说“剥离了身体”,工具代替了身体的功能,中产要借助马拉松找回自己的身体。所以,你很难想象一个重体力工作者或一个快递小哥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决定在城市公园跑个步。”


我一下子为作者奇怪的论调雷得外焦里嫩,想反驳又觉得毫无意义,原来不跑步的人是这样想我们的,原来跑步、跑马拉松在他们心里不是为了健康为了突破自我而是为了体验受苦


至于她说重体力工作者不会去跑步,更是无稽之谈了,先不说因为崂山一百而出名的“送水哥”,就是我首马那场赛事,和我一起团报的跑团里的十几个人,也是由基层公务员、教师、车间工人、汽车修理工和快递小哥组成的。更不要说现在我所认识的跑友更是来自各行各业,但蒋作家说的中产我真的还不认识一个。

(三)


再一次蒋方舟引起我的关注,是她参加的一场《圆桌派》节目。


那一期节目的主题是文青,当马未都、窦文涛、梁文道在聊他们那时代的文学青年时,蒋方舟却突然说道:“爱运动的少年其实跟广场舞大妈没什么区别”,然后又重申她那句名言“我觉得跑马拉松的中产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广场舞嘛”,而且又加上了一句“没什么区别,也扰民。”


blob.png


我不知道蒋作家为什么如此执著的把跑步和中产和广场舞和扰民关联在一起,只是为了突出她在节目中表达的“文青其实在所有的这个社会青年的群体里确实是危害性特别低的,对社会零危害的”的这个观点吗?


不由得想起网上对蒋方舟那句评价:“不知人间琐事”。 


对于这个9岁就出版散文集,学生时代就在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并被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席,被清华破格录取后就担任《新周刊》特邀记者、主笔,《意林》顾问,毕业后就成为《新周刊》副主编的89年生新生代作家来说,我们芸芸大众是无资格评判的,对于她在其他领域发表的那些被其他人评判为标新立异也好,哗众取宠也好的论调,由于不了解,更是没资格评价。


但是,对于跑步,对于马拉松,对于运动,月光雨真的有话说。


首先,不管是马拉松还是广场舞,都是大众健身喜闻乐见而且广为发展的形式,都是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有益方式。


其次,不同年代的人都会有不同历史背景所赋予不的不同特点,不要用自己年代的眼光尤其是自己的眼光或喜好去评判他人,不懂,就不要瞎BB


70年代末出生的月光雨小时候,陪爷爷奶奶看戏曲时,常常感觉非常不耐烦戏曲太慢的节奏,天真的认为,人到老时,反应慢了都会喜欢那些咿咿呀呀慢节奏的戏曲。


但后来发现,真的不是那回事儿,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烙印。


建国前后出生的我的父辈们,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经历了上山下乡,少时熏陶在样板戏和红歌的氛围下,到现在仍认为其他音乐是靡靡之音。


文革期间出生的那代人,儿时受集体主义观念影响最深,长大后被改革开放思潮影响也很深,年轻时他们在大学校园、在街头集体跳交谊舞;他们烫着爆炸头、穿着喇叭裤、拿着双卡录音机在街头集体跳迪斯科,年老时他们依然喜欢年轻时喜欢的动感音乐,聚在一起跳广场舞。


改革开放后出生的那代人,包括月光雨本人,学生时代受集体主义观念影响也很深,但追求更加独立的自我,同时也不排斥集体的活动方式,根据大数据显示,这个年龄阶段跑步的人最多。我们喜欢一个人自由的奔跑,同时也喜欢带有仪式感的集体跑,更喜欢马拉松这样的激情氛围。


至于再往后的一代人,或者说蒋方舟这一代90后或者说接近90后的年轻人,月光雨真的不了解,就不再叨叨了。


blob.png


再次,不能因为一小撮人不好的行为就去否定一个时代一个群体。


建国前后出生的那代人,曾经一少部分人是八十年代初第一次严打的对象,是后来碰瓷的鼻祖,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一小撮人就去否定他们这代人对国家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否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是有少数人和年轻人争篮球场,在居民区用高音喇叭扰民,但更多的人跳广场舞是在远离小区的公园和广场。


跑步的人也会有偶尔集体跑步时喊喊口号,也有个别人带着外放音响,但更多的人更喜欢独自无声的奔跑。


就说蒋作家所标榜的她们那年代对社会零危害的文青们,也有部分人以文艺以灵感的名义,去嗑药、溜冰、吸食大麻,但我们能说这一代人都是垮掉的一代吗?


我非常相信一句话:存在即合理,当然是广泛的存在。


所以广场舞,参加的不再只是大爷大妈,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跑步,虽然是40多岁的人占大多数,但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并不少见,马拉松赛道上,上至八十的耄贴老者下至十几岁的青春少年,更是到处可见。


他们的初衷,并不是蒋作家所说的为了吃苦的体验,而是为了健康,为了追求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


所以,文章的最后,奉劝蒋方舟们,去评价某一不熟悉的行为之前,先学会去了解,这样才会有发言权!


亲爱的小伙伴们

健康跑吧第十六期线上马拉松

健康跑吧线上马拉松(上海站)

正在火热报名中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