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圈资讯
我为什么独爱跑步和读书?
发布时间: 2020-04-24


我为什么独爱跑步和读书?

文:言 若

微信截图_20200424095908.png

(一)

刚跑步的时候,我并没有马拉松的概念,要不是参加马拉松赛事,在城市的主干道上奔跑根本是无法想象的。赛后几天再经过这些路段的时候,我激动的心情仍久久未能平静。回想赛道两旁一声声的呐喊助威,志愿者在补给站为经过的跑友们热情地递上水和食物,医护及安保人员为我们的安全保障…这场经过精心策划的盛事,是属于跑者们的节日。

今年的“马拉松日”尚遥遥无期,跑步,我们常说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昨天,世界读书日,就让我们换一种方式,用阅读去感受我们内心的声音吧。

跑步以前,无论单位、家里或是出门在外,书与我的距离必是触手可及。

有人奇怪我嘻嘻哈哈,如此外向的逗逼性格,怎可能喜欢读书,也有人诧异可以连续几天下班后哪儿都不去,非要将五百多页的书阅读至最后一页才肯出门的我,怎会愿意浪费几个小时去跑步。

(二)

我有一辆还算不错的自行车,尽管没有专业的鞋服,连头盔和手套也是借的,却在没经过任何专门训练的情况下参加了唯一一次自行车比赛,并拿到了奖金。

微信截图_20200424095925.png

我只参加过两次俗称爬楼的垂直马拉松,都是站台选手;我只参加过一次越野比赛,在未到cp1就跑丢、cp1已位列14名的情况下,最终仍是获得了第五名的成绩。照理,这几项运动之于我,只要稍花点精力,都会有不逊于跑步的成绩。

时常在想,自己为什么会在年近三十岁选择了长跑运动,而不是骑车、越野、游泳或瑜伽等其他项目,或许就是因为我一直喜欢阅读,而跑步与阅读有很多相似之处吧。

(三)

我喜欢纸质书,不仅因为油墨味和情怀,而是读到共鸣之处可以停下来,用笔在旁边写些随感。这多像慢跑啊,将自己置身大自然,跟随自己的节奏,忽而看到鸟儿振翅,忽而看到松鼠撒欢,我都会随手拍几张照片,或停下来与它们互动,深呼吸,再继续奔跑。感于心,触于情。

微信截图_20200424095937.png

有人说骑车或越野,户外运动可以有这样的体验,或许吧,但我不这样认为。越野的节奏并不完全受控于我们自身,我想没有人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依旧保持不变的节奏继续轻松地呼吸。而骑车时,则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跑步、越野,多数时候只是让自己受伤,骑车,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连累到他人。

参加越野赛需要备有登山杖、装着简单补给的越野包及其他强制装备;自行车比赛,首先要有辆符合标准的单车、还要有头盔、手套等,无论目标是奖金或目的仅是体验,这些必须要有,否则是不会被允许参赛的。

相对而言,参加跑步比赛真的非常容易,只要健康情况良好,动动手指报个名,然后等着公布中签结果就好。如果纯粹为了凑热闹,哪怕不穿跑鞋,cosplay也可以在赛道奔跑。我们日常的跑步则更简单,穿上舒适的跑鞋就可以去感受新鲜空气了。很多人最初选择跑步只因为它简单易行,这多像阅读啊,只需将书本拿起,捧在手里,给它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便可以获得新的知识。

(四)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跑龄的增加,到各地去参加不同的比赛,我们不再追求速度,而是去享受快乐的旅途,去在乎那些能给我们留下不同回忆的经历。有人说,“即便我们没有足够的金钱,我们一样可以出海远航,因为我们可以乘坐知识之舟去远航。”就算不去外地跑马拉松,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中,有两条可供变换的路线,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风景、不同的路人、不同的心情,都会与读不同的书一样,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悟。

微信截图_20200424100005.png

跑步跑圈儿,有全年无休每天跑的,有“社会摇”的,有“不要怂就是干”的,也有专业运动员。在跑圈儿里,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但还是会选择与有共同认知的跑友凑热闹。读书也有读书的圈子,爱读经济的、热衷小说的、研究哲学的等等,即便是与能聊得来的书友互动更多,却也可以从小圈子里获得一些自己不可能主动去了解的信息。

我有跑友,我也有读友,但更多的时候我是一个人跑步,一个人看书,我享受独处的时光。无论跑步还是看书,终究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自己的心灵去体会。跑得久了,经历多了,心智会逐渐成熟,读书也是一种经历,无非是通过别人的故事去成长。

微信截图_20200424100020.png

(五)

读书和跑步一样,对不感兴趣的人而言都是是枯燥乏味的。读书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跑步是为了让我们更加健康地活出自己。

同一个人在不同认知的时候,喜欢的书的类型会有不同,一如跑步,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速度快慢有不同的偏爱。读书时间长了,人的气质多少会发生些改变,跑步时间久了,人的身体素质多少会有点提高。

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人在不同认知的时候,读“不适合”的书可能会适得其反。正如跑步,间歇跑的跑法对提高成绩很有帮助,但若体重大、速度慢或上了年纪等跑友跑间歇,受伤的速度可能会高于成绩提高的速度。跑步跑过量容易受伤,读书如果对内容一味吸收不加以思考,很容易被说读书读傻了,变成“书呆子”。只有适当、适量,才能体现出他们真正的价值。

微信截图_20200424100033.png

跑步让身体更敏捷,读书让思维更敏锐。跑步可以改变我们的外在,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内心。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吧,试着去读一本书,就像最初从一公里开始尝试长跑一样,先读上五页,或者先从你刷朋友圈的时间里,让给它十分钟。当跑步和阅读填满了我们的闲暇时光,会由衷感受到充实与踏实。

跑步,不是为了拿奖金或挑战,

而是成为一个健康的、阳光的、懂珍惜的人;

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发财,

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明事理、会思考的人。

跑步吧,读书吧,让我们一起做个内外兼修的人吧。